timezone |
---|
Asia/Shanghai |
-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 Cora,Web 前端工程师。对以太坊感兴趣,希望通过 EPF 残酷共学 学习到更多知识。
- 你认为你会完成本次残酷学习吗?会的
- TG 联系方式:@chenfangc
✅ 查看EPF 文档 目录结构,看了 Start here 部分,填写问卷 https://forms.gle/7TqmryC217EPwgqr9
EPS(Extensible Protocol Specification)是一个模块化、可扩展的协议标准,旨在提升跨平台、跨应用的互操作性。该计划结构包括以下几个核心部分:
- Core Specification(核心规范):定义 EPS 的基本结构、数据格式和交互方式。
- Extensions(扩展):允许开发者在核心规范之上构建自定义功能,提高灵活性。
- Reference Implementations(参考实现):提供可直接使用的代码示例,帮助开发者快速上手。
- Developer Tools(开发者工具):支持协议开发、调试和集成,例如 SDK、API 文档等。
- 标准制定:参与 EPS 规范的讨论和改进。
- 代码贡献:向 EPS 的核心实现、SDK、工具库提交代码。
- 文档完善:优化官方文档,提供更清晰的示例和指南。
- 社区支持:在论坛或 GitHub 讨论区解答问题,帮助新成员入门。
- Contributor(贡献者):负责代码提交、文档编写或技术支持。
- Maintainer(维护者):管理代码仓库,审核 PR,确保项目健康发展。
- Core Team(核心团队):制定 EPS 发展方向,主导重要决策。
回顾 2024 年研究小组的课程
第 0 周视频内容没看懂,看了第 1 周视频也基本没看懂。 看了Vitalik 30min 关于 Ethereum 介绍 总结内容如下:
以太坊有两种类型的账户:
- 外部拥有账户(EOA):由私钥控制,可发起交易。
- 合约账户:由智能合约代码控制,通过消息调用激活。
EOA 可以发起交易,交易类型包括:
- 转账交易:将以太币从一个账户转移到另一个账户。
- 合约交易:部署新合约或与现有合约交互。
- 以太坊交易需要支付 Gas 费用,以防止资源滥用。
- Gas 价格由交易发起者设置,矿工可选择处理哪些交易。
- 以太坊最初采用 工作量证明(PoW) 机制。
- 之后过渡到 权益证明(PoS),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 以太坊的核心功能,支持在区块链上部署 自执行代码。
- 允许开发者构建 去中心化应用(DApps),无需中介机构。
看了第 2 周视频,看到一半。go 代码,有父哈希、状态路由、收据路由、数量、gas 限制逻辑。学不会,半放弃阶段,接着看了 Protocol Wiki 部分。内容如下:
以太坊的概念由 Vitalik Buterin 于 2013 年提出,目标是创建一个比比特币更具灵活性的区块链平台,支持 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s) 和 去中心化应用(DApps)。
- 白皮书发布:Vitalik 撰写了以太坊白皮书,详细描述了平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架构。
- 社区讨论与改进:经过多次反馈和迭代,最终形成了更完善的设计方案。
2014 年,以太坊团队开始开发工作,并通过众筹(ICO)筹集资金。
- 核心开发:
- 设计 以太坊虚拟机(EVM),使智能合约得以执行。
- 采用 账户模型(不同于比特币的 UTXO 模型)。
- 研究 工作量证明(PoW) 作为初始共识机制。
在主网发布前,团队推出了多个 测试网络(Testnets),用于发现和修复潜在问题。
- Olympic:用于压力测试网络性能和安全性。
- Frontier:以太坊的第一个正式可用版本,提供基本的智能合约功能。
2015 年 7 月,以太坊主网 Frontier 正式上线,标志着以太坊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 之后的协议升级:
- Homestead(2016):提高安全性,增强智能合约功能。
- Metropolis(Byzantium & Constantinople, 2017-2019):优化 gas 计算、隐私保护和扩展性。
- Istanbul(2019):提高 EVM 计算效率,降低部分操作的 gas 成本。
- Ethereum 2.0(Serenity):最终目标是从 PoW 过渡到 PoS,提高可扩展性。
- Layer 2 解决方案(如 Rollups)正在推进扩展性提升。
- 以太坊 2.0 逐步引入 权益证明(PoS) 以减少能耗。
- DeFi、NFT 生态 促使以太坊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合约平台。
以太坊从 2013 年的概念到 2015 年主网发布,再到今天的持续升级,已经成为区块链领域的重要基石,为去中心化金融(DeFi)、NFT 以及其他创新应用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设施。
执行层只专注于执行状态转换函数
执行层(EL)仅关注执行区块和更新状态,而 共识层(CL) 负责确定哪些区块被最终确认。EELS 通过形式化定义 STF,使得执行逻辑更加清晰、可验证,并与共识层解耦。
以太坊的共识层(Consensus Layer,CL)负责确保网络中所有节点对区块链状态达成一致。自以太坊从工作量证明(PoW)转向权益证明(PoS)以来,共识层的设计和实现发生了重大变化。
共识机制 以太坊目前采用权益证明(PoS)作为其共识机制。在 PoS 中,验证者(Validators)通过质押以太币(ETH)来获得提议和验证新区块的权利。这一机制提高了网络的能源效率,并增强了安全性。
验证者角色 验证者在以太坊共识层中扮演关键角色。他们的主要职责包括:
- 提议区块:验证者被随机选中提议新区块。
- 验证区块:其他验证者对提议的区块进行验证和投票,以确保其有效性。
- 参与共识:通过投票和签名,验证者共同维护网络的一致性和安全性。 共识协议 以太坊采用了特定的共识协议来协调验证者的活动。该协议定义了验证者如何提议、验证和最终确定区块的规则和流程。
共识层客户端 共识层客户端是实现以太坊共识协议的软件。不同的客户端可能在性能、编程语言和功能上有所差异,但它们都遵循相同的协议规范,以确保网络的互操作性。
包括计算机、数学、密码学、算法、编程、网络、分布式系统和区块链、安全、终端、shell 脚本和版本控制…… (学不完,看不懂 T.T……今天工作量大,没有看视频啊)
- 协议验证、智能合约验证
安全和活跃的保证是以太坊去中心化基础设施的核心。形式化验证在验证以下各项的正确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