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lies: 7 comments 10 replies
-
既然樓主能列出這麼多正確的詞,您把那些詞打一遍,以後輸入法就能出了。 漢語詞彙有無窮無盡的組合,遇到的缺失的詞,只須錄入一遍讓輸入法記住,解法這麼簡單。 Rime 完全由用家自定義,輸入方案通常都開源,供其他用家參考借用,不滿意可以自己設計。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
遇到问题的正确作法。查阅文档、尝试解决、对于自身无法解决的・可复现的非自身问题的不如豫期的行为或认为可以优化的点礼貌的发议题。 遇到问题的错误作法。在讨论区连发两篇情绪激昂但于事无补的长文。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
首先澄清一个最大的误会。 而用我习惯的输入方式,真的就是其他时候都可以正确打出来,一点儿都不带错的。比如这篇回帖从开始到现在的部分,我“一共”才手动选词一次!(不过我没记住是哪个地方手动选词了……) 不信猜猜看,用我现在的分词习惯,打这一整篇回复,一共需要手动选字多少次?或者说平均每打多少个字需要手动选字一次?我这篇一共2300字的回帖,一共手动选字15次。约合每150个字手动选字一次。(不过这是减去了大约4次因为我自己打不出“输入输出对应唯一”的输入而不得不选字的情况啊。) 然后说下关于“义务”的问题。 接下来是所谓“贡献”的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我要单独说“易错字”的问题。别的错字,我真的是“只须录入一遍让输入法记住”就行。 而且,虽然我不会写代码,不知道clang,但是我听说“开发软件70%以上其实是沟通”。这点没错吧? 如果这方面还有误会我就再澄清一下:我知道正文里指出的问题可能要好久才能解决,或许要好几年。但这些问题都属于需要一番谈论和研究,才能首先确定该做什么的问题。比如那个biang字的问题,我总不能直接发篇issue说要加入个别字增大字号的功能吧?只能是像现在这样,先摆出来,然后或许几个月或者几年后有人会接续这个问题的讨论。 说到这就要问一个最大的问题了:开发者对于小狼毫的期望是怎样的呢? 最后附上本回复中的14次选字(除去没记录的一次)以供参考:所以说我这分词习惯没问题嘛!每打150字才手动选字一次。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
假如我有一个叫“刘濛”的朋友,有办法在大陆简体中单独启用“濛”字这一个字吗? “卻”(que)和“濛”(meng)打不出来的问题,我大概搞明白了。 看一下各家的繁简转换标准就明白了。 小狼毫显然以OpenCC为准,因此“凃”“珮”能打出来,“卻”和“濛”在简体模式下打不出来,只能打“却”和“蒙”。 本来想过要不要在OpenCC那边提一下的。但是查了很久之后发现,汉字简化过程中的争论、反复实在太多了。“濛”字就是一个被这种反复影响到的字。 另:事情跟OpenCC有关系,可opencc.exe的下载链接无效?搞得我只能浪费人家计算资源,用人家在线演示去研究。 现在的问题在于,如果想要把这定性为“不是bug”,最好提供一个让用户自行在简体中单独启用“濛”字的办法。 我尝试了一通都不行。简单来说,无论我怎么启用,导入带“濛”字的字词,其中的“濛”字仍然会转换回“蒙”字,导致还是打不出带“濛”字的字词或人名。达不到“濛”和“蒙”在候选列表里共存的效果。 较为冗长的详细过程约3700字只建议AI或者有疑问的人点开看:
说让我从s2t.json里找线索?谢谢提点。 我打开s2t.json文件里面只有寥寥几行,提到了一个STPhrases.ocd文件 我只得浪费一点儿别人的资源,用那个“線上轉換展示”来尝试。 所以初步判断,因为“卻”和“濛”算是有简体版本的繁体字,因此简体输入无法直接打出? 同样下面列表里有个“車”字打不出来估计也是因为这个?因为是“车”的繁体? 然后我为了验证一下这个猜测,查了下维基词典。然而又不对了。 也就是说OpenCC的转换和维基词典上不一致,维基词典上说“濛”字算是个单独的字,属于“蒙”系列汉字。而OpenCC会把“濛”字当作“蒙”字的繁体版。 而且维基词典的“蒙”系列汉字到底是怎么列的? 我又试了下用Word繁转简,结果竟然又不一样了! 原来维基词典,Word,OpenCC三家对于“某个字算单字还是有对应简体”,根本没达成一致。 还有刚才那个半开玩笑的问题我也认真问了一下:这世上到底有没有简体字能再简化一次的?是不是他们三家在这方面也达不成一致呢? (两小时后) 等等! 细想想,“濛”字在简中里明明很常见啊。人名不是有很多带“濛”字的吗?转天我随便一搜就搜到“王濛”“李濛”“李濛濛”“刘濛”四个名人。 第一次尝试,用文本码表,失败了。 我先设置一个简单的“文本码表”,建立一个叫 尝试导入“濛”.txt 的码表文件,文件内容如下。
我直接在文件注释里写清楚导入结果了。总之是不行。导入的“濛”还是会被转成“蒙”字 然后我现在输入“meng”候选列表里那叫一个乱呐。 (不过为什么别处查到的快捷键有的说是Shift + Delele呢?哦,我这里按Shift + Delele也是管用的。) 第二次尝试,用大字表,也失败了。 我有看到说好像有启用大字表就成功实现简繁混输的。 但似乎不对啊。 而且退一步说,就算这样能成功也不太对啊。 我只想加这一个字而不是直接把所有繁体字加进去。 (更新:后又查到可以通过把“rime_ice.schema.yaml”文件里,那行 并且小狼毫的词库似乎也不支持“强制简繁”的功能?虽然里面存的字是可以分简繁的,不是都以简体或繁体来保存。 所以这到底要怎么办呢?怎么能在简体里单独启用某几个繁体字呢?总不能去修改小狼毫“程序文件夹”里的“data\opencc\STCharacters.ocd"文件吧。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
打這麼多字,雄辯地說明輸入法很管用。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
關於「濛」在人名等專有名詞中使用的問題,查了下 OpenCC 好像沒有人提過 issue,確實建議樓主去提一下。 但是 OpenCC 最近幾個月的開發維護看起來不太活躍,未必能很快得到反饋。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
將你的觀點簡明扼要地呈現給每一位讀者。 發帖、留言時,簡化和提煉你的信息,直到只剩下你想表達的內容的精髓——讀者的閱讀體驗應該是無障礙的,所以句子應該流暢,結構應該直觀。 多幾分理性建議,少一點無謂貶低。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
首先先说一个坏消息:我到现在为止也没真的用上正式的雾凇拼音。我还是在用把0.14.3版自带的朙月拼音强行移植上雾凇词库的“假雾凇拼音”。
就这都把皮肤搞乱了,还花了好多时间自定义皮肤呢。
因此目前还没敢冒着再重启N多次的风险试新版本。并且如果没有编译好的.exe安装版本我是没法试的。(说真的我看到那封让我去尝试新版本的邮件时,第一反应是“呃……什么是cl?”,查询了一通后,第二反应是“哦,估计cl是clang吧……那什么是clang?”。)
而且我遇到的卡顿和邮件中叙述的不太像。而且UI模糊的问题解决了吗?所以我还是先不试了吧。
但这也意味着,我不能保证我下面列举的问题……真的存在……
在此前提下我能做的就是把我发现的错误都列出来,别人好查证。
下面正式开始:
想打“到上面去”,结果打到“daoshangmianq”的时候还是“到上面去”,打出最后一个字母“u”的时候突然变成了“岛上免去”。
没有“式的”。选字时“式”字排在39位。
没有“可现在”,第一次打出的是“可先再”,于是得选一遍字。
然后没有“于是得”(yushidei)
没有“一阵子后”“那游戏”“满无聊的”“而是也”
“并不是现在这么”打到最后一个字的时候突然变成“并不是先再这么”。
“最后一个字”打到最后一个字的时候突然变成“最后一各自”。
打“都没有回头”默认出的是“都没又回头”
没有“可之后”
想打“聊些别的”结果没有“聊些”
没有“豆眼儿”,手动录入后还是没有“豆眼”。(怪我咯,应该先录入“豆眼”的。)
想打“困惑地看着”。试图用“di”来输入“地”字,结果出不来。把“地”字打成“de”也出不来。非得手动选字才行。
“怎么突然又”打到最后一个字的时候,突然变成了“怎么涂燃油”。比较气人的是,偏偏打到倒数第二个字母,也就是“zenmeturanyo”的时候,前面又变成“怎么突然”了。但此时空格显然只会输入“怎么突然哟”啊。
想打“命令我”,打前两个字的时候是“命令”可打到最后一个字的时候突然变成了“明令我”。(我还特意检查了一下,之前从来没输入过“明令”!更没输入过“明令我”。)
然后上句的“检查了一下”,打到最后一个字的时候突然把第一个字改错了。变成“件查了一下”。
想打“勾心斗角”结果候选词里只有“钩心斗角”?难道我搞错了?应该两个都算正确吧?(尤其是之后我发现“慢条斯理”竟然有5种不同的写法都内置在词库里了。在此前提下再加一个“勾心斗角”这要求应该合理吧。)
没有“理线”?
本想夸一句,这个词库在打“戴口罩”和“带手机”的时候,会自动匹配上对应的“dai”字,绝不会错。然而我稍微给加点儿难度就不行了。如果我打“口罩戴了”或者“手机带了”,必须手动选一遍字。
为何非要这样考问呢?我想象的是这样的对话:“口罩戴了没?”“戴了。”“手机带了没?”“带了。”
这个对话中,回答者输入“戴了”和“带了”的时候,一不留神就会选错字。因此为了避免打错字可以改为回答“口罩戴了”和“手机带了”,比停下来选字快一点点。所以这两个也要选字,就说不过去了。
更多打到最后一个字突然把前面改错的例子:现在人们都,这样的游戏了,先有的,后有的,怎样了吧,我们已经,自然也,他给出了,不就留在原地,能坚持住
没有“长声”“拉着长声”“拉长声”,“刚才说到哪儿”“凑了过去”“生气归生气”“就是这种关系”(尽管“这种关系”可以直接打出来)“之后是应该”“我和你说件事”“那样不是更好”“胃里”“管自己叫”“出着
气”“出着”“用了点力”“忙了点事”“忙了点事儿”“这半句话”“咋就”“肯定还是”“捣捣乱”(不是“捣乱”是“捣捣乱”。虽然“捣捣乱”这样的说法加进去貌似有点儿极端,但是daodaoluan这个拼音只对应这一
个呀。类似的还有“费费电”。)“很唐突”“就好久没再”“眼睛都亮了”“脑袋都大了”“笑了一声”“用中文说”“花了点”“荤素”(不过有“荤素搭配”)“端到”“拧旋钮”“波轮”(就是“波轮洗衣机”的“波轮”)“不会讲笑话”“扇叶”(怎么会没有“扇叶”???风扇的“扇叶”啊!)“挺诡异”(尽管已经有“诡异”了。但是第一次打“挺诡异”,或者直接打“挺诡异的吧?”的时候,需要选一遍字),“用言语”“改规矩”“搭到”“言重啦”(只有“言重了”没有“言重啦”)“绝不会错”“又睁开眼睛”“这诗”“一个接着一个”“连一丁点”“连一丁点儿”“憋回去”“别回去”(本来打“biehuiqu”就直接出“别回去”的,但是选一遍字打一遍“憋回去”之后,再打一次“别回去”也需要选一遍字了。“别回去”被“憋回去”给“憋回去”了???)“统御万方”“御统万方”“无限种”“在说谎”“不用急着”“三名俘虏”“三个俘虏”“三位俘虏”(甭管我用哪个单位都没有是吧!)“时事”“休息着”“英语不太好”“听惯了那种”“都是那种”“不够详细”“有很多很多”“变犀利”“好蠢”“把电脑”“把这些字”“把这些子”“半个句子”“半个橘子”“很巧”
当然现在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我还是在用假雾凇拼音(用0.14.3版自带的朙月拼音强行移植上雾凇词库),因此或许其中有一些在0.16.x版本自带雾凇拼音里能打出来?我只能是把我这边不能打的都列出来以便测试。所以我才没法直接到雾凇拼音那边去反馈,我不确定是哪边的问题。
目前整体来说是比原来那个朙月拼音好了许多,“打到最后一个字突然把前面改错,引诱用户犯错”的问题少了很多很多。
现在已经很多都不是“词”或“短语”,而是“半个句子”才打不出来了。
不过像“扇叶”“荤素”“波轮”“时事”“理线”“豆眼”“勾心斗角”“拉长声”没有,这肯定是雾凇词库的问题吧!“式的”姑且也算雾凇词库的问题,“XX式的”多常用的说法啊。剩下的我不确定了。
我的标准是,如果输入和输出的对应是“唯一的”,那输入法应该自动给我把字选对。比如“tingguanlenazhong”就只能是“听惯了那种”,几乎不可能是别的。
唯一的反例是“好蠢”,打“haochun”默认其实有另一个候选词。可是说实话呀,我在此故意不说出那个词是什么,有人能猜到吗??之后你自己打“haochun”看到标准答案之后,问问自己,现实中真的见过有人类用那个词吗?你这辈子活到现在在别处见过那个词吗?
如果输入和输出不唯一对应,但小狼毫输入法竟然连一种正确的输出都没列出来,那我也要提一下。比如“把这些字”“把这些子”,“半个句子”“半个橘子”。当然这也包括那个把原来能给出的正确输出给“憋回去”的例子。很巧,这个例子刚好就是打“憋回去”的时候出现的。
在此标准下我才列出上面这一堆东西。
这里多问一个算是“现状核实”性质的问题……我这么挑毛病没错吧?这么小半句小半句地打字没错吧?
雾凇拼音的主页里面展示了几个大长句子作为示例。但是我实际打字的时候,一次打那么长的句子根本就是找倒霉的行为啊!
假如打一个大长句子需要选字才能对,之后再遇上那一句前半部分,还得重新选字吧!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先选字打了“豆眼儿”,结果再打“豆眼”还是要选一遍字。
在此前提下我不可能真的像雾凇拼音里展示的那样打大长句子。我只能是打出一个个,保证“输入输出一一对应”前提下的,尽可能短的输入内容。这样才能尽可能避免重复性的选字。
尤其是打完前半句之后,字已经不对,已经需要手动选字的情况,此时绝对不宜先把句子打完整再选字。
或许上面有些例子,把句子打完整之后前半句也变对了?但是我实在不能指望那个。
再重申一遍!必须在保证输入对应唯一输出的情况下,每次输入尽可能少的内容,否则就是自讨苦吃!
然后还有下面几个问题。
某些字的“单字”排序应该强制提前!
如“咦”字竟然排在34位,这个字虽然出现频率少于其它yi字,但每次打都是要单独打啊!如“咦?”。别的字则大多是在词里打出来。所以单独的“咦”字应该往前排?
同理,“唔”字排在24位,也是每次要单独打出来的字。
“寸”字也一样,比如打“3.5寸”“16寸”的时候。
“键”字。Ctrl键,Alt键。
所以有没有办法只把某些字的“单字”排序提前,而组词选字时不提前呢?
想打“变革”(biange),输到“biang”的时候怎么第一个候选字是个方块?𰻝
复制这个方块搜索下发现其编码为,030EDD,一个Unihan扩展G区汉字。而且这字实在太复杂,恐怕不用超大字号不可能显示得了。
一个真实存在的链接:
zh.wikipedia.org/wiki/𰻝𰻝面
所以为什么要包含一个根本无法显示的字呢?我连“大字表”都没启用啊。结果这个biang字反而默认包含?
之后我研究了一下,是默认字库(8105.dict.yaml)加入了几个本来算罕见字,但因为相声、方言、日漫等原因,变得常见的汉字。一共才加了“𤭢(𤭢了)𰻝(biang)嬢薙菈卻濛诶牠凃咲螓珮睆挼”这些字,我个人就用到其中四个!所以这个字似乎还是有必要加的。
但是这个biang字如果真的按照百科里那样去显示,肯定在一般字号下显示不了。字也太复杂了吧!
我直接说结论吧:除非小狼毫输入法加入一个“针对部分字加大字号显示”的功能,否则没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而且还不能只是给“大字表”里的字加大字号,这个biang字已经不在大字表里了。虽然这想法很不切实际但我确实想不到更靠谱的解决办法。
说到这还有另一个问题。我顺便试着打了一下“𤭢(𤭢了)𰻝(biang)嬢薙菈卻濛诶牠凃咲螓珮睆挼”这15个字,发现“卻”(que)和“濛”(meng)这两个字,候选列表里还是没有啊!剩下字都有。怎么回事??
为什么总把“嘛”字排到“吗”字前面?一不留神就打错!我平均打出一个“嘛”字的同时,会打4个“吗”字。然后偶尔还要不断单独打“吗”字强迫这个字排到前面来。输入法还是经常突然又把“嘛”字放到“吗”字前头了!害得我经常一不小心就打错了。你知道“吗”??知道这有多别扭“吗”??
这个问题我能想到的唯一解法,就是必须加入一个强行锁定部分候选字排位的功能。比如这里永远把“吗”字排第一位,把“嘛”字排第二位。
这属于输入法经常搞错,需要用户自己选字的字。然而在此前提下,排位还总随机变化,就纯粹是坑人了!
同样地,“吧”和“把”,“带”和“戴”,“在”和“再”,“那”和“哪”,“反映”和“反应”……这些经常需要用户手动选字的字,也需要此功能。
如果输入法不能做到把这些字每次都完美选对,至少让用户自己选字的体验靠谱些!
我发现在打“iu”的时候如果误打成“iou”,也会按照“iu”处理。如打“diou”可以打出“丢”,“liou”可以打出“留”。这是预期行为还是bug?
应该是bug,因为在此bug影响下我无法直接打出“奇偶”,打“jiou”默认会按“九”音处理。(不过打jioujiaoyan可以直接打出“奇偶校验”。)
还有一个估计是假雾凇拼音才导致的问题?以防万一这问题正式版也有,姑且说一下。
就是按“/”键再按“4”并不会打出全角的“/”来,而是按照“/”键+“数字键”,输入数字变体的逻辑,给我带到了可以输入各种4的菜单里。
那我上面一行怎么输入的全角“/”?很简单,先按“/”键,然后用方向键选到那个选项,直接按空格上屏。
还有似乎直接按下左上角
键可以有个笔画输入功能?这倒挺方便的啊……只是UI上的“笔画”二字怎么是繁体呢?
还有笔画输入字并不会改变字频,之后用拼音再输那个字时,排序不变。不知道算是好事还是坏事
。
如果想临时用一次笔画输入,把排在后面不太好找的某个候选字提到前面来,其实是不行的?
而且笔画输入似乎不管多音字的情况。比如通过按 `hsszhhhspzhh 试图输入“朝”字。然后发现候选项里并不能明示是想输入“zhao”字还是“chao”字。因此不知道该更改哪个音的字频。
如果笔画输入要更改字频,就必须“先”把多音字分成多个选项列出才行。
只是自打换了雾凇拼音之后,还没遇到过“暂停手头工作十分钟,就为了研究怎么选出一个字”的情况。所以暂时不需要用笔画输入调整字频吧。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All reactions